各位領導🦹🏽、老師大家好🤜,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內容是,時代楷模,龔全珍的故事。
2023年9月2日16時16分,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、“最美奮鬥者”稱號獲得者龔全珍,在江西萍鄉逝世,享年100歲👩🏻🦱。
龔全珍曾被評為“感動中國”2013年度人物,組委會的頒獎詞為🧎➡️🤲🏼:
少年時尋見光⛹🏿,青年時遇見愛,暮年到來的時候,你的心依然遼闊。一生追隨革命、愛情和信仰,輾轉於戰場🎑、田野、課堂。跨越萬水千山,腳步總是堅定🛀🏻,而愛越發寬廣。人民的敬意🖐🏻👼,是你一生最美的勛章👨🏻🔬。
龔全珍用自己的品格和信仰書寫了愛與奉獻的生命長歌,讓我們走進這位世紀老人平凡而傳奇的人生故事。
少年時,為求學,輾轉大半個中國🧜🏼♀️。
1923年,龔全珍出生在山東煙臺🦸🏻。龔全珍從小就熱愛讀書✮,成績優秀,但家裏規定女孩只能讀到小學畢業。倔強的龔全珍不接受命運的安排🧟♂️👦🏽,她偷偷報名考取了煙臺一中,當她拿到錄取通知書後,父親只好讓她繼續上學。
中學時,看到侵華日軍殘害中國同胞,她悲憤不已。龔全珍不願在日軍的鐵蹄下生活,高一時主動退學,同時暗下決心:找一個沒有被日軍占領的地方👩🏼🌾,找一所新摩臣2繼續學業。
1941年,18歲的龔全珍從山東煙臺老家出發,經過日軍的封鎖線👢,抵達安徽阜陽的國立二十二中,又到河南葉縣的苗圃中學,再到河南淅川的國立一中、陜西城固的國立一中,輾轉四個省五個地方,徒步幾千裏,一路經歷饑荒👨🏻🌾、炮火,越過重重險阻,終於在城固縣城安頓下來繼續讀書。
國破離亂的傷痛,艱難的求學經歷,鍛煉了龔全珍堅強的意誌和毅力,使她從一個彷徨無助的中學生成長為滿懷革命熱情的大學生。
青年時🙇♀️,放棄城市生活,當了18年山村教師
大學畢業後,龔全珍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邊疆,在新疆軍區八一子弟摩臣2👨🏽🏭,做了一名穿軍裝的教師。在這裏🏖,她遇到了時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的甘祖昌,兩個人喜結連理。後來🦪,甘祖昌將軍想回老家支援家鄉建設,龔全珍支持丈夫的決定,放棄了舒適的城市生活🦸🏻🚶➡️,一家人回到了江西省蓮花縣坊樓公社沿背村。
甘祖昌從將軍變為農民🅰️,他讓一家人節衣縮食,對鄉親們卻非常慷慨,把工資幾乎都捐了出去🔵,用在為家鄉修水利、買化肥、辦工廠🤷🏽♂️🦾、慰問軍烈屬和扶貧濟困上👂。甘祖昌將軍從部隊回鄉29年👳🏽♀️,帶領鄉親們修建了3座水庫、25公裏長的渠道🐰、4座水電站🖨、3條公路🟩、12座橋梁🌥,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龔全珍尊重🐻、支持丈夫甘祖昌的決定,把愛無怨無悔地獻給了江西蓮花縣這片熱土。聽不懂當地方言🚵,吃不下辣的飯菜🚣🏽♂️,生活條件差,但這些都難不倒她💢。她重拾教鞭,在山村教師的崗位上教書育人𓀝,一幹就是18年👩🏿💻。她像媽媽一樣對待學生🖐🏻:看到學生缺吃少穿,她買食物送衣服🙋🏻;看到學生沒有條件看病🧑🏼,她自己出錢買藥,自備醫藥箱,主動當起了摩臣2的保健醫生。她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🧑🏽🌾,星期六才回家,她自己的孩子稱她為“星期六媽媽”👨🏻🦼➡️,學生則親切地叫她“老師媽媽”。
暮年時,心中盛滿人間真情,助人無數
丈夫甘祖昌去世後🤹🏻♀️,龔全珍從悲傷裏走出來,繼續堅持走和丈夫約定的路,為孩子、為老百姓做實事,為他人貢獻余生。
龔全珍開辦“幸福學習小組”☝🏼,為放學後沒人接的孩子輔導功課;有個孩子的母親生了重病,她自己出錢為孩子的母親治病,還資助這個孩子讀完大學🚔;她創立愛心救助基金會,省吃儉用,四處籌集資金,幫助更多的貧困孩子重返校園😞🤜🏽。
龔全珍和“幸福學習小組”的孩子們在一起
龔全珍還經常參加縣老幹部宣講團,到摩臣2、機關、企業、社區講老紅軍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故事🤒,她的宣講深入淺出,深受大家歡迎👨🔧。
“殘荷𓀋,它雖失去春夏時的風采,卻依然挺住💆🏿♂️,不怕秋風的襲擊。它要把最美好的東西留給人們🧽,當人們挖出一擔擔潔白的蓮藕時,它才倒下🤟🏼🫑。”
隨著年齡的增長🍀🚅,這位頑強的老人開始思索生命逝去的問題。但她並沒有過多的悲傷,她想得最多的,依然是如何回報社會🤾♀️,如何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後代。
她人生的最後一個願望🥡,是捐獻自己的遺體。2015年,92歲的龔全珍終於如願以償,在“遺體捐獻誌願書”上欣然簽下名字。“全捐,只要有用的都捐!”龔全珍一邊在“遺體捐獻誌願書”上簽字🆒,一邊朗聲說👰🏻♂️,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🕵🏼♂️💂♂️。
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幹。”
這位可敬🐨、可愛👩🏿🌾、可親的老人🤾♂️,把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需要的人。她一生追隨革命、愛情和信仰👨🏿🎤,生活儉樸💂🏽♀️,卻把溫暖和摯愛送給事業、愛人和學生👰♀️。她那高潔的品格散發出陣陣清香,必將熏陶無數後人的心靈。